4月10日至4月13日,第十二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4)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举办。如何促进新型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制定还原新型储能价值的市场机制,发展储能新质生产力,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第12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高峰论坛
储能领袖高端对话
在高峰论坛的压轴环节-储能领袖高端对话环节,电力市场领域的泰斗级人物、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夏清教授,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陈启鑫、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锐、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副总经理徐绍龙、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辉、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北京索英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仕城、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新型储能技术与装备联合创新中心秘书长、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技术总监李霄展开题为“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高端对话。
本期分享下篇内容!
上篇回顾:
储能领袖高端对话实录: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篇】
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呼唤还原其价值的市场机制
主持人(夏清):
只有新技术的价值能够得到认可,产生的价值得到补偿,这个行业才能够真正良性发展。所以针对体制机制的问题,我们首先请陈教授回答几个问题。现在中国电力市场如火如荼的建设,但现货市场形成的峰谷电价差还没有政府制定的大,储能价值怎么得到补偿?套利的空间在哪?是不是中国电力市场就没有这么大的套利空间?
陈启鑫:储能价值没有得到还原,目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市场还没有完整建立起来。新能源是波动的,但是新能源没有进入市场,所以其波动没有在市场上体现出供需关系的变化。新能源进入市场,现货市场需要全电量竞争的市场,才能形成反映大起大落供需平衡的价格,才能产生对新型储能的需求。储能的性能非常好,响应非常快,除了提供能量价值之外,还有其他的价值。比如辅助服务,有很好的调节性能,美国的PJM市场可以在辅助服务市场中获得很好的收益,主要提供调频,可以获得很高的收益。现在国内的储能服务市场单一,独立储能以独立主体的身份进入市场的数量不多,没有获得很好的收益。另外是容量价值,如果火电给容量电价,新能源、储能都应该给等效的容量电价,否则,新能源+储能替代火电的竞争就不公平。除了容量价值、能量价值、辅助服务价值之外,储能还有其它的价值。比如延缓输配电侧的投资,储能替代利用率低的部分输配电容量,但没有相应的机制来保障收益。如果机制还原储能的价值,新型储能的春天就会到来。
主持人(夏清):储能的价值有多少?在哪?现在很多市场机制仅仅是调频、峰谷电价。其实储能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全面提高了我们电力行业设备的利用率,没有必要为几十个小时的尖峰负荷进行巨额的输配电基础设施投资。如果这些相关机制问题彻底解决,储能发展的市场空间将会很大,也必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环节。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必将是源网荷储协同的新型电力系统。
观众:储能的价值在新型电力系统下到底如何充分的发挥出来?我们在机制设计层面怎么样能做得更好才能让储能投下去是有回报的?
主持人(夏清):关键问题是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一边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一边又在发展火电,哪有价格空间给储能这些新的灵活性资源呢?到底是建设火电合适?还是加快储能建设合适?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陈启鑫:新能源配储的使用率在增加,实际上跟市场建设的不断完善有关系。山西和内蒙,这两个地方的电力市场建设的发展速度很快。以山西为例,原先电力市场的限价以当地的火电标杆电价作为最高限价,后来把最高限价增加一倍,增加两倍,现在是1.5元/kWh,大概是5倍左右。这样就把峰谷差拉起来了。
主持人(夏清):山西二次限价是解决了当前政府的担忧。两次限价,是电力限价和电量限价分离。电力限价要充分反映供求关系,反映新能源的波动,山西的结算价格区间是0-1.5元/kWh,二次限价(日前或实时市场出清的用户统一结算价算数平均值)最高限价5毛6。也就是说,价格可以波动,但是最终收益是限制的。山西的“二级价格限制规则”将能够激励新能源企业主动配置储能。这是因为价格套利空间变大了。如果限价空间太小,可能导致高峰缺电、低谷弃电的社会福利缺失。这一价格机制是中国电力市场的创新,实现了既能够价格充分反映供求供需,又能够有效防止市场风险。
蒙西已经全面进入市场,蒙西现在保障上网的新能源非常少,每个机组只有200小时给农业、给居民是有保障的,其他全部进入中长期和现货市场。现在蒙西新能源配储的项目有70%的储能容量被充分利用起来。如果新能源配比储能能够在现货市场上发挥作用,随着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以市场化的方式消纳新能源,对新型储能需求必将与日俱增,以市场盈利的方式促进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
在整个市场价格机制里,目前没有考虑资产利用率,很多输配电线路网的利用率不到50%,因为输变电容量是根据最大负荷设计的,这是重资产的行业。价格体系应能够促进资产利用率的提升,提升重资产行业(固定成本为主)的资产利用率,解决能源不可能三角形的矛盾。容量与电量电价分离的方式难以直接地促进资产利用率的提升,应构建以固定成本为主、反映资产利用率、促进供需平衡的电价体系。如果输配电电价充分反映市场主体对电网利用程度,高峰时涨价,低谷降价,将更大程度上激励需求侧响应与储能,则将实现跨空间、跨时段的电力电量平衡,全面提升输配电的资产利用率。
反映资产利用率的电价机制更能够精准度量新型储能创造的价值,新型能源系统基本以固定资产成本为主,只有反映资产利用率的价格机制,才能激励市场主体提升对资产的有效利用。新型能源系统赋予新型储能两大功能:其一是熨平供需波动,其二是提升行业资产利用率。储能对新型能源系统的建设举足轻重!
陈启鑫: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需要有新的定价思路,传统定价思路按照边际成本定价,由生产侧的成本来进行定价。但传统的依靠火电、水电为主的能量系统中,容量成本不可忽略。火电的固定投资大概占30%左右,所以有30%的成本通过直接的容量电价、容量补偿或者能量市场超额的收益进行给予。
在容量与电量成本三七开的情况下,这个市场还是能比较好的运行,但是新型电力系统成本结构不是三七开,未来以风光为主,其变动成本趋向0。新能源有损耗,但更多是固定资产的投资,所以未来电价的定价方法要体现供需关系,还要体现资产的利用效率,这是整个思路上的变化。发电资产,输变电资产,需要用价格引导其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更好发挥作用。不确定性是新能源最主要的特征,传统的重资产有的时候要用,有的时候不要用,所以定价要越来越精细。另外,未来新能源是分布式,分散在系统中不同的地方,所以定价要做到节点,形成节点电价,形成分时电价,才是有效的电价机制。
主持人(夏清):现货市场的电价是没有包含固定成本,需要将固定资产利用率考虑进去,就能够出现储能替代的显著价格信号。
先进的体制机制是新型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因为只有先进的体制机制,才能评价各个要素的所创造的价值,才能实现对各种要素的资源优化精准配置,才能促进新技术对旧的技术的替代。因为这个行业是重资产行业,只有提高了资产利用率,才能创造改革的红利。我们高效地看到,通过实现电力限价与电量限价分离这一机制的出现,未来有希望在保证有效控制市场风险的前提下,以显著的价格波动体现新能源的波动性,激励储能熨平新能源的波动性,引导源网荷储的深度互动。加快新能源加储能联合参与电力市场,只有让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才能以时空的电价促进我们新型储能行业的发展,才能早日实现新能源加储能替代化石能源!
只有反映资产利用率、与资源稀缺性的价格机制才能发挥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熨平多时间尺度的波动性与扰动、优先局部消除供需不平衡、提升重资产资产利用率的作用!
新型储能行业的发展战略
主持人(夏清):
新能源配储和火电加CCUS被认为是支撑未来新型电力系统达到碳中和目标的两条关键路径,储能度电成本对储能需求测算边界的影响非常大,对未来电力系统实现零碳的主要路径影响重大。就两条技术路线,如何评价?
陈海生:未来发电有两个约束,一个是灵活可调节的电源,第二个是没有碳排放。一条路线是火电再加上CCUS,把火电碳排放的因素减掉。另一个路线是可再生能源加储能,新能源本身是绿色的,必须加储能变成可调节。
火电加CCUS会带来几个问题:一是降低火电效率。加上CCUS,火电效率会下降10个点,而火电过去50年效率才提升了7-10个点。二是拉高火电成本。1吨碳会产生3.67吨的二氧化碳,目前捕捉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在160到300元/吨之间,因此,一吨煤,需要花费600到1100元的成本去捕捉排放的二氧化碳。按照一吨煤800元计算,在加上600-1100元的二氧化碳捕捉成本,这个整体成本是相当高的。
可再生能源加储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可再生能源加储能的成本还不太明确,到底是配2小时,还是配4小时,还是10小时,配不同时长、不同技术路线的储能成本不一样。美国DOE报告认为,可再生能源超过60%以上需要10小时的储能,在这种场景下,可再生能源加储能的价格是可以跟火电加CCUS相比的。但是可再生能源加储能与不加CCUS的火电比,成本方面还需要努力。只有可再生能源加储能替代了原来化石能源的全部功能,同时价格又降下来的时候,可再生能源和储能大规模应用的时代才真正到来。
主持人(夏清):田总你有什么看法?
田庆军:存量的火电资产将来需要加CCUS,但坚决反对新增火电,未来新增的电源全部由新能源加储能承担,呼吁不能再上新的火电资产。第一,火电的存量资产已经足够大,基于30、60目标,不仅现在的火电资产不能再增加,反而还要减少,要淘汰落后的火电资产。第二,火电未来的成本持续增加,因为碳排放,碳价、碳关税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这也是西方对中国高速发展经济体在碳排放方面的诉求和愿望。目前估计“十五五”期间中国碳价要到200元一吨,将来工业生产中如果将火电作为能源,成本会很高,没有企业能够接受。
主持人(夏清):
现在储能行业的问题是不但要创造产品,更要创造价值,这也是行业突破的一个重要方向。围绕储能供应、运维、电力市场交易,现在行业能提供一系列的价值服务吗?
田庆军:产品和技术创新是最基础,但仅有产品和技术创新,企业最后还是同质化,很难差异化竞争。所以远景现在做三个全面。一是全站自研,整个储能系统从电芯到三S都要自研,提供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系统效率;二是全产业链,现在我们在中国做储能电站,需要给客户证明储能电站将来通过交易,通过调度,通过辅助服务,通过容量电站是会盈利的。但如果企业自己投资储能电站能挣到钱,才能把经验和方案介绍给客户,才有信服力;三是全生命周期服务。这在国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目前只有3-5年质保,质保结束之后跟厂家没有关系了。但是在国际市场上要求供应商对储能全生命周期负责,储能系统质量不好带来的质量问题,供应商要一直买单。从这个角度来说,国际市场是高风险的市场。所以远景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在全生命周期服务中,远景重点做的是交易。服务的价值创造比产品本身更重要,远景打造的硬实力就是交易策略。蒙西电网和乌兰察布,远景自己的储能电站通过交易策略可以比纯人工的交易提高1毛3分钱。
主持人(夏清):
田总讲了国际市场,现在很多企业面临出海的问题。双登在国际通信市场开拓方面,做得比较好,有没有一些经验分享?
杨锐:双登的出海是八个字“量力而行,尽力而为”。20多年前出海,跟今天2024年出海截然不同。当年只是在国内生产的商品卖到海外,顺便做一些售后服务。现在中国企业有能力在技术、产能等等方面都出去的时候,到中东、非洲、欧美,不同地区差异化非常大,要根据企业自身业务的特点、区域发展优势,落实差异化竞争。要懂得“借势破局”。
主持人(夏清):各位来宾,经过两个小时的对话,我们开展了思想的碰撞,达成了共识。我们不认为当前存的行业是一种“内卷”,更确切的说,这是一种竞争。通过创新开展竞争,通过差异化服务开展竞争,通过竞争降低的成本,使得新型储能与新能源能够替代化石能源。通过竞争,将不断提高我们产品的安全性。随着价格的降低与安全水平的不断的提升,新能源上网比例的不断提升,对新型储能的需求与日俱增。我们更呼唤能够还原新型储能商品价值的市场机制,以度量新型储能对碳中和的价值。电力系统的需求将从短时的储能向长时储能的发展。我们将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进一步降低产品的成本,减少对外资源的依赖性。我们将开拓国际市场,以我们价低质高的产品推进全球的碳中和。新型储能发展到今天。中国人更需要0~1的创新,引领全球的发展。人类终将完成对太阳能大规模储存的能源革命!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只有畏惧竞争的人,才会消极抱怨“内卷”,只有竞争,才能优胜劣汰,技术才能进步,产业才能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