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分红超620亿!15家储能上市企业主动披露质量回报情况

发布时间:2025-02-21 09:00:49 阅读:386

锂电池资讯网讯:2024年,储能市场“内卷”愈演愈烈,专利竞争、价格战层出不穷,储能各环节企业为降本增效、实现盈利各显身手,除深耕主体业务、稳固已有市场份额外,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上市企业也不例外。为激发上市企业主体责任,多措并举改善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实现业绩增长,提升公司投资价值,2024年初,上交所、深交所前后启动“提质增效重回报”、“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促进上市企业主动披露公司动态。

据公开信息显示,行动开展以来,储能领域上市企业包括江苏国信、天齐锂业、普利特、顺络电子、建投能源、壹连科技、上能电气、同力日升、德业股份、中国核建、林洋能源、申能股份、京能电力、华阳股份、西藏珠峰(按证券代码排序,下表同)等15家已累计分红超620亿元,其中两家企业累计分红过百亿,分别是申能股份225亿元,华阳股份118亿元。

为响应行动,上市企业在方案中除了聚焦主业,“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积极抢占全球市场份额”也成为多家上市公司重点提及的要素。

上能电气在《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中提到,公司逐步完成在美国、欧洲、印度、中东、非洲、南美、东南亚、中亚等全球主要光储市场的营销网络及服务体系的建设。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在北美、中东非、欧洲等海外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另外,上能电气在提供储能系统集成和储能电站整体解决方案,储能产品包括集中式储能变流器、组串式储能变流器及储能集成系统,适用于发、输、配、户用侧及微电网等多应用场合。

据锂电池资讯网了解到,根据CNESA统计,上能电气在2021-2022连续两年国内市场储能PCS出货量排名中位列第一。根据EESA储能领跑者联盟统计,2023年在中国企业国内储能第三方大功率PCS215kW以上出货量排名第一。

2025年2月12日,上能电气发布定增预案二次修订稿。其中提及,公司计划实施年产15GW储能变流器产业化建设项目,项目投资总额约8.95亿元。

此外,在《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计划》中,林洋能源也提出,要紧抓历史机遇,以“智能、储能、新能源”三大业务为发力点,深化布局,持续创新,致力于成为“全球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领域一流的产品和运营服务商”。加大海外储能业务的拓展,聚焦于海外欧洲、中东、东南亚三大市场,一方面和国内有实力的新能源海外投资商或EPC合作伙伴合作一起出海,另一方面依托于林洋已有的海外智能电网营销网络及资源,联合更多的海外优质本地合作伙伴,共同开拓海外储能市场。

开拓市场、建立客户关系是一方面,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技术能力的研发更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在夯实主体业务方面,相关上市企业逐步加大产能布局、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加速项目落地,密切跟踪储能技术发展趋势。例如,德业股份加强成本管控意识,重视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加快数字技术赋能,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不断优化供应链,提高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科学布局新能源产能。

其中,作为固体电池的代表,普利特在《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中明确表示,要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研发在安全、低温和倍率更优于锂电池的钠离子电池,目前部分产品已获订单并量产出货。与行业头部固态电池厂商达成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固态电池产品的落地。同时积极推进半固态/固态电池在储能、低空飞行等行业中的应用。依托“新材料+新能源”双轮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以及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推动产业战略转型和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通过响应行动方案,打出“分红、回购、增持组合拳”,上市企业持续强化投资者回报,提出维护市场稳定、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务实举措。

近期,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发布,储能行业再度迎来新的利好。《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3家至5家。产业主体集中、区域集聚格局基本形成,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显著增强,标准体系和市场机制更加健全。

作为储能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构成,相关上市公司也在积极持续进行技术攻关。例如,上能电气针对钠离子电芯适配宽直流电压的需求,已定制开发125kW组串式储能变流器,可保证700V至1500V满功率稳定输出,已应用在国内首个百兆瓦时级钠离子储能项目中。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的相关项目迎来新进展。

1月5日,亿纬锂能荆门高新区超级工厂二期桩基工程正式启动,产品为全新一代储能电池MB56。全面投产后,亿纬锂能湖北荆门基地产能将达到212GWh。

1月5日,赣锋锂业总投资额约45亿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落地河南,一期将建设两条储能电池pack生产线。

1月16日,运达股份在河北省投建的储能设备生产基地5GWh项目也正式开工建设。

此前,在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4年度储能数据发布会上,陈海生理事长指出,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将继续呈快速增长态势,累计装机将达116.3吉瓦,理想场景下将达131.3吉瓦。

更多市场情况,请关注2025年3月4-5日举办2025年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会。

本文不构成投资操作建议!

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文章标签:
相关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