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资讯网讯:近日,德国议会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案(EEG)修正案,正式宣布取消负电价补贴!该修正案将从2025年3月1日起实施,储能或将迎来利好。
负电价现象下的储能需求
什么是负电价?当电力市场出现供大于求,发电商每发一度电,却要向购电方倒贴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2025年初始,德国因风能发电量高达40吉瓦,远超当时的需求,负电价状态持续了4个小时,发电商不得不向用户付费以消耗多余电力。
随着可再生能源持续扩张,负电价在欧洲越来越频繁,据欧洲电力交易所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德国负电价时长达468小时,同比增加60%;法国负电价时长翻了一倍,至356小时;西班牙首次出现负电价现象。
负电价成为新能源消纳急需解决的衍生问题,反映电力系统对调节能力的迫切需求,为应对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储能系统可通过平衡供需关系、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电网稳定性和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等方面来有效缓解,储能系统或将成为欧洲能源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各方面显示,欧洲市场正在全力呼吁储能。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欧洲中央银行高管的话称,可再生能源发展建设需要配套电网灵活性调控以及储能,如果相应的电网灵活性调节发展较慢,发电方就不得不向消费者付费,让其用掉多余电力。
西班牙咨询公司“AleaSoft能源预测”首席执行官安东尼奥·德尔加多·里加尔表示,风电和光伏装机量的大幅上涨是引发负电价的主要原因,呼吁扩大储能技术应用规模,加强需求侧响应,提高工业、运输、供暖等部门的电气化水平,从而维持可再生能源项目盈利水平。
挪威可再生能源公司Statkraft高管更是公开表示,储能电站可以利用峰谷价差实现盈利,这也是具有灵活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更有吸引力的原因。
2024年,德国发布《电力储能战略》,公布18个将在电力储能领域开展的行动方案,包括评估电力储能面临的障碍、发挥储能在《可再生能源》背景下的作用,费用减免优惠、减少许可程序带来的障碍、确保电网系统稳定等。英国发布《Ofgem战略新提案》,加快风能、太阳能和储能项目的电网连接,帮助英国在2030年实现清洁能源目标。法国发布“脱碳灵活性”招标,启动新的“AO脱碳灵活性”招标,涵盖2025年和2026年两个短期承诺,旨在支持储能电站发展。
中企出海欧洲战绩可查
据锂电池资讯网了解,宁德时代、比亚迪、海辰储能、阳光电源、天合储能、特变电工、远景能源、南都电源、远东股份等均已在欧洲市场进行布局。
2025年1月消息,宁德时代宣称将与欧洲开设一家新电池工厂。此前,宁德时代已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布局3座电池工厂,规划总产能超160GWh。
根据EUPD Research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在欧洲电池储能市场份额为30%。
当然,除了“宁王”、比亚迪在欧洲市场取得了丰厚成果外,其他来自中国的储能企业也没有落后。
2024年5月,阳光电源在德国签署萨克森·安哈尔特州项目,总规模 116.5MW,将使用阳光电源的PowerTtan20液冷储能系统。
同月,远景储能在英国再度签下储能供货合同,将为英国Cellarhead项目提供电池储能系统。Cellarhead项目规模300MW/624MWh,预计2024年开工,2026年并网,建成后将成为英国最大的储能电站之一。
2024年7月,海辰储能完成保加利亚最大的储能系统项目,其规模为55MWh,该项目已投入运营。
2024年7月,南都电源发布与法国某储能项目公司签署《采购合同》,供货内容主要为223MWh锂电池储能系统,合同金额约为人民币 2.64 亿元,并提供 12 年付费保修与运维。
2024年12月,果下科技首例欧洲工商业储能项目匈牙利塔3.76MWh储能电站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
2025年1月,远东电池中标、签约价值1442万元的欧洲户用储能项目及总投资1.26亿元的电池项目……
除签约项目外,欧洲的几个大的展会同样也是中国储能企业展示新产品新技术的重要舞台。
2024年6月在Intersolar Europe展会上,为满足欧洲日益增长的户用和工商业场景需求,特变电工推出了3kW-110kW全系列户用工商业逆变器;针对大型电站,组串式逆变器TS360KTL-HV-C1重磅亮相,最大效率99.02%,最大欧洲效率98.8%。
正泰电源针对欧洲光储市场实际情况,推出350kW组串式逆变器及5MWh液冷储能系统Power Block2.0,同时推出了低压耦合的光储系统解决方案,将尖端光伏逆变器技术与液冷大储系统完美结合,打破了传统光储系统的局限性,提供了更为高效、安全的能源储存解决方案。
2024年德国杜塞尔多夫太阳能及光伏展览会,钧能科技重点展示了Family Green Power系列户用光储充新产品主要以I1000-TH3 Series混合逆变器搭配GS5.12HV Series高压堆叠款户储,搭配不同配置的户储产品,为德国家庭应对能源挑战提供了实用且可扩展的解决方案。
出海欧洲,机遇or挑战?
目前,欧洲伴随能源加速转型对储能的需求将越来越紧迫,欧洲各国及欧盟也是相继出台政策辅助储能发展,欧洲电力市场机制成熟,储能可通过套利、参与容量市场等方式获得盈利。随着光伏政策的推动,欧洲户用储能已迎来小范围爆发。但随着地缘政治影响,俄乌战争冲突,2024年户储增长有所缓和,2025年欧洲大储或将超过户用储能,完成占比翻转。
虽然种种迹象表明,欧洲储能市场即将迎来蓬勃发展,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国内市场“内卷”之下,除了在价格战中降本增效,争夺市场份额,“出海”成了中国储能企业不容忽视的一条出路。中企出海欧洲,可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初次出海可能会面临准入壁垒,挑战更为严格的认证要求,除了常规CE、IEC 62619(储能安全)等,也需要注意一些实时发布的最新规定,例如德国自2025年2月1日起要求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单元和组件必须在“统一单元和组件认证注册系统”(ZEREZ)完成注册,未注册设备将无法接入电网,实际上,这项新规对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低压系统需注册逆变器,中高压及超高压系统则需涵盖更多组件,同时提供全系统认证。在与欧洲本土企业或者全球知名厂商的竞争中如何破局,对于企业本身来讲,技术、产品、服务与售后都将有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