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遭遇三件大事!锂电“价格战”或将再上“三重楼”

发布时间:2025-02-07 09:02:20 阅读:391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蛇年开工遭遇三件大事!2025年锂电产业的竞争或将再上三层楼!

第一是,特斯拉开年再次挑起价格战,价格战要再上一层楼。

第二是,美国再次加征关税10%,锂电出口、海外开拓要再上一层楼。

第三就是科技迭代。蛇年伊始,不仅AI加速来袭,Deep Seek打开大模型封印,比亚迪、宁德时代纷纷瞄准智能驾驶和储能赛道;与此同时,固态电池、硅负极、高压实磷酸铁锂等一系列新材料、新工艺也是消息频传。2025年中国锂电产业将再上层楼。

价格高低、市场多寡、未来胜负,背后其实都将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莫说祸福难料,只有技不如人。

01价格战开打,或将极其激烈

几乎与2024年如出一辙,2025年蛇年春节假期刚过,车市价格战就已经打响。

特斯拉率先宣布Model 3推出优惠套餐。特斯拉官网显示,今年2月5日—28日,Model 3全系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同时能够叠加购车5年0息政策及特享充电权益。各项补贴、权益等购车最高优惠接近5万元。此外,特斯拉在中国推出升级版Model Y,起售价为26.35万元,预计3月开始交付,并且已经放话“尽管对比”。

与此同时,中国车企也已经发出了降价信号。小鹏汽车春节假期开工首日也推出“5年0息0首付”政策。蔚来和乐道也提供了0首付3年0息限时金融优惠。此外,就在年前,比亚迪也曾宣布自2024年12月27日起至2025年1月26日,第二代宋Pro DM-i和秦PLUS EV荣耀版两款车型最大优惠逾11%。

不仅如此,部分车企也相继制定了2025年的销量目标,较于2024年普遍提高了10%~30%。吉利乘用车2025年的目标是271万辆和新能源汽车销售150万辆,增长率分别接近25%和70%。广汽集团2025年的目标为230万辆,增长率为15%。长安汽车的2025年度目标是300万辆,增长率为12%。

而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绝对龙头,比亚迪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则已经超过3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49%。此外,比亚迪仅在1月就接连推出汉L、海豹05、新款秦PLUS、海狮05纯电版等9款新车。是否要用“车海战术”冲击销量,新车上市是否会带动旧车型降价?其实2025年刚一开始,车市价格战就已经爆发。

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早先也曾发文表示,新能源汽车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在这种高增长的市场中,2025年“价格战”仍将延续,并且将极其猛烈。

在面对更低价格,更低成本的同时,还要保障盈利,各大车企无论在运营能力,还是在技术能力上都必须更上一层楼,否则就只能被淘汰出局。

02关税加码,加速海外布局

蛇年刚一开年面临的第二大挑战就是美国关税的提高。据新华社报道,2月1日美国已宣布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美国作为我国锂电池第一大出口市场,其关税壁垒的提高势必对锂电池出口造成一定影响。

据海关数据显示,由于在此前,美国就已经启动了中国锂电新能源出口的限制,其中电动汽车关税税率已经提高至100%,动力锂电池、电池部件及关键矿物关税税率也提高至25%。这导致了2024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锂电池数量下降了约16%。

尽管,在出口金额上中国对美锂电池出口依然保持13%的增速(为了对冲关税上涨影响和美元贬值风险,锂电池出口单价平均上涨接近34.5%),但是更高的价格也显然阻碍了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推广。

从锂电出口结构上来看,由于政策限制,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出口美国的比例均非常小,仅占总出口量的1%左右。我国对于美国的锂电池出口依然只是以储能电池为主。目前,美国至少有50%的储能电芯需要从中国进口。

一方面因为美国本土锂电池产能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其生产的电芯成本较中国依然高出30%-40%。这导致在短期内,尽管美国对中国锂电池一再提高关税,但是也难以摆脱对中国储能锂电池的依赖。但是,依然不可掉以轻心,一旦关税继续提升,使得中国锂电池在美销售价格超过了美国本土产业的“零界点”,美国锂电池产业也可能被再次“激活”。

加快海外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建设,提升海外产能,规避美国关税大棒的影响,将是2025年的锂电出海的主要诉求。其次,来自于东南亚、中东的新兴市场的快速增长也将成为,企业竞争第二战场。加大海外产能、加速海外新兴市场拓展,将成为锂电企业对冲风险、扩大国际化布局的第二层楼。

03科技迭代加速,巨头转身产业重塑

蛇年锂电企业需要攀登的还有科技迭代的第三层楼。AI的加速来袭,Deep Seek打开大模型封印,已经让锂电企业借助AI,竞逐智能赛道的门槛越来越低。

宁德时代已经将目标定位在“储能+AI”的“零碳电网”方案组合,储能不仅仅是买电池,而是储能智能化系统的集成发展。面对锂电池的价格和利润率的逐年走低、单纯储能报价的“内卷”,宁德时代更多地将从系统入手,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核心进行集成创新,从而跳出“价格战”的泥沼。

同样,比亚迪也在处心积虑地布局智能化,并官宣投资1000亿元推进智能驾驶。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在内部讲话中表示,既要守住电动化的基本盘,还要努力做最先进的智能化。核心重点是在10万~20万元的车型上实现高阶智驾的量产落地。比亚迪已经喊出了“智能平权”的口号。此外,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小米汽车等多家新势力车企也正在聚焦端到端的智能驾驶,开发自己的人工智能系统。

而刚刚脱颖而出Deep Seek,则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大幅降低人工智能的算力门槛。建立一个人工智能模型和智驾系统的成本和时间或将被缩减了近百倍。更关键的是Deep Seek是中国自己构建的会院人工智能大模型。它的成功已经证明了,面对特斯拉FSD、Open AI、英伟达,在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的未来产业制高点上,中国企业不仅可以后来居上,而且还有更加广阔的可能。

除了AI技术之外,2025年还存在固态电池、硅碳负极、高压实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超高镍三元等多个技术爆发节点。这些技术的突破和量产都将改变2025年的市场供需格局和价格走势。

2025年中国锂电产业将呈现集中式的科技升级,从价格战的泥沼之中,大家都在奋力向上攀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领先一步吃肉,落后一步喝汤、甚至血本无归。莫说祸福难料,只有技不如人。

文章标签:
相关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