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韩国SK集团旗下的两大能源子公司SK Innovation和SKE&S宣布将合并。当日,两家企业各自召开董事会会议,并表决通过两家公司合并案。
据悉,SK Innovation和SK E&S的合并比例为1:1.19左右。如果合并案在此次理事会上通过,两家公司将于下月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启动批准合并的后续程序。预计合并后将诞生销售规模接近90万亿韩元(约合4707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达106万亿韩元(约合5543.8亿元人民币)的超大型能源企业。
在此基础上,SK Innovation作为上市公司将向SK E&S股东SK Inc.发行新股,新股预计将于11月20日上市,合并后SK Inc.在SK Innovation的持股比例预计将从36.22%增至55.9%。
如果合并计划在下月27日举行的股东大会上获得批准,合并后的公司将于11月1日正式启动。
同日,SK On、SK Trading International、SK Enterm分别召开董事会,决议合并三家公司。据悉,SK On是韩国SK集团旗下SK innovation的电池制造子公司。
据了解,作为重组计划的一部分,SK集团一直在推进能源中间控股公司SK Innovation和核心非上市公司SK E&S的合并。这在进一步深化SK集团能源领域战略布局的同时,也可以帮助 SK Innovation子公司SK On解决资金困难等问题。
此外,SK Trading International将通过进入锂和镍等新的矿物贸易领域来确保未来的增长引擎,而与SK Enterm的合并将为其贸易业务提供必要的存储能力。
最重要的是,三家公司的合并预计将通过从贸易和油库业务中额外产生5000亿韩元的EBITDA来改善利润结构。
资料显示,SK Innovation主营业务为电池材料和能源解决方案的研发与生产,公司一直在推进电动汽车电池、ESS和热管理系统等未来能源业务。
SK E&S于1999年从SK Innovation分离出来,主要业务覆盖可再生能源、氢能、液化天然气、提供能源解决方案等。合并完成后,新公司将在能源领域拥有更广泛的业务覆盖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2023年,SK E&S的销售额为11.2万亿韩元(约合585.76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为1.3万亿韩元(约合67.99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这三家公司的合并,SK innovation的电池制造子公司SK On将能够进一步增强其在原材料保障方面的竞争力并确保业务的可持续性。有业内人士称,此次重组“服务于一个核心目标,那就是拯救SK On。资料显示,仅今年,SK On就需要约7万亿韩元(约合366.1亿元人民币)的资本支出。
近年来SK On 动力电池业务发展迅速,行业地位稳固,出货量一直稳居全球动力电池供应商第五位,市占率保持在5%左右。
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在7月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5月全球电动汽车(EV、PHEV、HEV)电池装车量约为285.4GWh,较去年同期增长23%。其中SK On装车量13.9GWh,同比增长4.2%,排名第四位。
不过,自2021年底从SK Innovation剥离以来,SK On一直没有盈利。2023年,SK Innovation的销售额为77.3万亿韩元(约合4042.79亿元人民币),但营业利润仅为1.9万亿韩元(约合99.37亿元人民币)。
公司甚至连续出现10个季度的亏损。仅2023年,公司亏损就高达 5818 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43 亿元),今年一季度,更是直接亏损331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34亿元),累计亏损已达人民币819亿元。由于销量和价格下降,SK On今年一季度的销售额为1.68万亿韩元(约合87.8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了49%。
随着亏损幅度的扩大,SK On首席执行官李石熙(Lee Seok-hee)日前发布了一系列节约成本和改善经营的举措,并将其描述为应急管理措施。李石熙在致员工的信中称,“我们已经走投无路了,必须共同努力。”
而早在今年2月,李石熙在与SK On高层干部举行的会议上就曾表示,由于美国的高利率和全球经济不景气,该公司正面临市场增长放缓的危机,包括首席执行官在内的所有管理人员都应该全力以赴,克服危机。
不过,为了缓解财务上的压力,SK On 也采取了多项措施:
今年年初,SK Innovation就计划将2024年资本支出预算(约为9万亿韩元,相当于约470.7亿元人民币)的超过80%分配给SK On。
今年3月,在 Inter Battery 2024 峰会上,SK On 表示,公司已经完成了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计划于 2026 年开始生产。而早期,SK On 所生产的电池以三元锂电池为主。
今年7月初,公司表示将实施全面的开源节流措施,包括冻结所有高管的薪酬等;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拓展电池产品以扩大市场,寻求盈利空间。
彭博社的报道指出,此次合并反映出,在电动汽车需求增长放缓而产能激增之际,电池制造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合并事宜还有些问题待解决,未来如何发展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