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锂电池资讯网了解,去年一年时间,全国新增7万多家储能企业。竞争愈加激烈,企业盈利情况如何?
截至到1月31日 ,据锂电池资讯网统计,与储能概念相关的上市公司,已有133家公布2023年业绩预告(完整名单见文末)。这些企业涵盖储能系统、储能电池、PCS、储能开发等产业环节,有巨亏预警,有债务延期暴雷,有保持较好盈利性实现高速增长。
从预期盈亏比例来看,133家已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中,有77家预期盈利增加,在这些公司里,预期盈利增幅最高的前三位分别是:赣能股份3938.17%-4877.27%;江苏国信预期2591.67%-3237.09%;穗恒运A(广州恒运) 493%-685%。这三家企业都从事储能项目开发投资,而广州恒运也有储能设备相关业务。此外,目前已有15家储能开发企业中、有14家企业实现盈利。
其中98家实现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占比73.7%,35家预计亏损,占比26.3%。净利润盈利排行来看,以电池为主业的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分别为冠亚军,宁德时代预计盈利425亿元-455亿元、比亚迪预计盈利290亿元-310亿元,第三名为格力电器预计净利润270亿元-293亿元。
从净利润增长幅度来看,预计有77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上涨、其中有37家企业实现了净利润翻倍,另外52家企业盈利水平同比下滑。
储能核心企业有盈有亏
从不同主营业务来看,在104家发布业绩预告的储能设备供应商中,比亚迪、宁德时代净利润均超200亿大关,另外还有阳光电源预计也将突破100亿元大关。这也是得益于新能有汽车及电力储能市场的风口,尤其中国电力储能新增装机翻了三倍,直接带动了设备供应商企业大涨。在增速方面,珠海冠宇、上能电气、国安达、国轩高科、科华数据、华自科技、盛弘股份、金盘科技等,净利润都实现了翻倍式增长。
而且,在业绩变动原因分析中,多家企业也都明确受到储能业务布局影响。
不过对比国际头部企业来看,我国企业表现可圈可点。如储能“明星”特斯拉,当前业务布局和比亚迪最为类似,但总营收是领跑的,尽管特斯拉仅有储能系统集成、电池仍然要从供应商采购,但其储能业务增速非常可观,有消息称特斯拉预计2024年储能装机将达到40GWh。不过中国储能企业的增速更为明显,从全球市场来看,特斯拉业务增速和市场份额地位正逐步被中国企业侵蚀,无论大储还是家储,阳光电源都冲上了排行榜前列。
在全球主要电池供应商来看,韩系LG新能源、SK其实已被中国企业完全取代、差距也在逐步扩大,而且有消息显示LG在2023第四季度已经出现了业绩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孚能科技是储能电池企业中亏损最多的企业,预计2023年净利润亏损7.9亿元-9.2亿元,亏损同比增加127.34%到86.00%。
电池材料企业整体盈利有所下降
在净利润较高的企中业,仅有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当升科技、多氟多同比下滑,而巧合的是这几家都是从事电池原材料的企业。其中万润新能业绩大幅波动最为明显,整体盈转亏,预计2023年年度亏损16亿元到14亿元,同比下降266.89%-246.03%。
2023年,上游原材料碳酸锂市场价格快速下降,下游客户去库存导致产品需求放缓。上游锂盐产品量价齐降,这也是造成相关上市公司2023年盈利下降的主因。而且材料价格下滑不仅影响的是材料企业,对电池企业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孚能科技在业绩亏损原因中表示,公司2023年期初库存商品中原材料价格较高导致产品成本较高,且库存商品数量较大,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期初库存的商品占比较高,而产品销售价格随现货价格下调,因此影响公司报告期毛利。
此外,各家公司预期业绩的差异,还与各自经营的基本面表现相关,有的企业近一年刚刚跨界进入储能行业,储能并未成为主业、甚至还未有储能产品落地。但也有部分企业因并购、剥离等事件导致业绩变脸。锂电池资讯网整理了部分储能企业业绩情况如下:
LG
2024年1月26日,LG新能源宣布2023年全年收益和营业利润均实现稳步增长。2023年LG新能源综合收益达到33.7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2.2万亿韩元,分别同比增长了31.8%和78.2%。
LG新能源对今年的指导预测指出,预计全年综合收入将同比增长中等个位数。未来,LG新能源将专注于下一代电池的开发,包括计划到2027年生产锂硫电池。公司还计划加快开发能量密度和成本竞争力都较强的干电极,并开始采用新的堆叠工艺生产产品。
特斯拉
2023年,特斯拉全年营收为967.73亿美元、净利润149.74亿美元,分别创历史新高,但增速均为19%,较去年同期明显放缓。
其中储能方面,特斯拉新增装机量达到14.7GWh,同比增长125%、相当于翻了一倍,而发电和储能业务毛利润在2023年几乎翻了四倍、从2022年的2.88亿元达到了2023年的11.41亿美元。
宁德时代
公司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25亿元至455亿元,同比增长38%至48%。扣非后净利润增长幅度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基本持平,具体金额为385亿元至415亿元。
宁德时代称,国内外新能源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动力电池及储能产业市场持续增长,“双碳” 目标下向清洁能源转型趋势明确。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通过加大 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不断推出行业领先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公司新技 术、新产品陆续落地,海外市场拓展加速,客户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产销量较快增长的同时,也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比亚迪
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290亿元-310亿元,同比增长74.46%-86.49%。
比亚迪表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进一步巩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领先地位。尽管行业竞争更为激烈,公司凭借品牌力的不断提升、出海销量的快速增长、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盈利实现大幅改善,展现了强大的韧性。
与此同时,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受益于海外大客户业务份额提升及安卓客户需求回暖、新能源汽车和新型智能产品业务高速增长,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显著改善,盈利实现大幅增长。
国轩高科
1月29日,国轩高科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实现盈利8亿元~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25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8500万元~12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了扭亏为盈。
对于业绩增长主要原因,国轩高科表示是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和储能锂电池市场需求旺盛,公司锂电池业务高速发展。国轩高科表示,2023年度海外业务初显成效,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提高,储能业务交付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良好收益;与此同时,其供应链布局初现端倪,原材料成本价格进一步下降,特别是全面引入大众集团管理体系,也促进了管理能力提升、产品品质提升,实现内部降本增效。
科华数据
2023年度净利润预计盈利48,000万元–5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26%—121.4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4,000万元–51,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35%—106.72%。
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科华数据表示主要是公司新能源、智慧电能业务实现较大增长。公司紧紧围绕“双子星”战略规划目标,充分把握国家“数字经济”“碳中和” 等战略发展契机和全球“能源危机”“新能源转型”等市场机遇,在清洁能源、数字基建领域持续融合创新,积极发挥在技术、产品、解决方案、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发力数字化赋能,强化精益化运营,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机会及发展空间,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高端电源等核心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品牌势能进一步提升,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南都电源
预计2023年度净利润盈利2300万元~3450万元,同比下降89.59%~93.0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200万元~63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1.67%~337.51%。
对于报告期内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原因,南都电源表示主要系去年剥离民用动力铅酸电池业务带来大额投资收益影响、本期无相关投资收益。
不过,尽管净利润在下降,但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仍然是增长的,南都电源表示主要是依靠储能市场带来的。南都电源称,公司持续深耕全球重点国家储能市场,完善全球销服一体化的布局,储能业务持续向好,储能业务利润贡献较去年同期增加。不过其回收业务受供需关系、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利润贡献较去年同期下降。
此外,南都电源2023年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方面,实施股权激励产生费用约1.6亿元,另外还有个别应收账款预计部分无法收回、诉讼等因素预计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和预计负债等约0.9亿元。报告期内,预计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0.2亿元。
科陆电子
科陆电子表示,预计2023年净利润亏损4.8亿元~6.2亿元。
科陆电子表示,公司持续聚焦和深耕主业,挖掘市场机会,拓宽经营资金来源,积极采取各项措施降本增效等,预计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综合毛利率同比上升。
不过,对于净利润下滑,科陆电子表示主要受储能产品售后服务费计提、以及车电网公司股权交割等因素影响:
科陆电子称,由于储能产品质保期较长,本报告期对期末在质保期内的储能合同计提售后服务费,销售费用同比增加。而且,科陆电子还透露,报告期内,公司部分储能海外合同未能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时间交付,违反合同履约时间的相关约定,本报告期营业外支出同比增加。
此外,报告期内增加计提光明智慧能源产业园折旧费用等,管理费用同比增加。而且科陆电子因完成深圳市车电网络有限公司、怀来中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交割,产生投资收益 3.79亿元,导致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减少。
协鑫集成
协鑫集成预计2023年实现营收155亿元至170亿元,同比增长85.6%—10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至2.2亿元,同比增长152.9%—270.9%。
对于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协鑫集成在公告中表示主要来自于光伏组件产销两旺,盈利能力也在显著提升。其中包括合肥一期15GW全线满产,阜宁基地12GW如期达产,以及芜湖电池基地产能爬坡及产品良率表现优异,有效提升自有电池产能配比。而销售方面,协鑫集成国内市场连续中标主要央企、国企大额订单,海外市场稳健推进、全年销售额同比近翻番。
其他业务也为协鑫集成贡献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其中包括系统集成稳中有进、EPC突破GW级、检测等配套服务规模同比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及利润贡献占比持续提升。而且,协鑫集成储能业务规模同比大幅增长,国内市场布局进一步完善,海外市场开拓取得显著成果。
合康新能
预计2023年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额达1.85亿元~2.4亿元。而对比上一年度盈利2564.33万元,同比减少超800%。合康新能称,2023年下半年公司调整战略布局,聚焦核心业务,对非主营业务逐步进行关停并转,加强高低压变频器自研自产业务、户用储能自研自产业务、分布式光伏EPC三大主营业务的能力构建与市场拓展。但这些业务的调整,也是造成业绩不佳的原因所在。
合康新能表示,2023年上半年户储海外主要市场需求端发生较大变化,行业渠道库存高企,国内厂家加大终端去库存力度,推广促销投入及降价力度加大,合康新能也不可避免受到了影响。合康新能表示,由于公司前期采购其他厂家户储产品进行对外销售,其备货周期长,库存风险较大。因此在2023年四季度,合康新能果断对以往采购的户储库存进行折价清理出售,影响了当期利润。
而合康新能“断臂求生”的操作不止在储能业务,在SVG业务上更是如此。在2023年四季度,合康新能选择彻底关停SVG业务,并对SVG生产设备及已备原材料进行出售,这也给企业带来了损失。合康新能表示,四季度公司针对高低压变频器业务的人员组成结构不合理,进行组织精简及人员优化,增加了人员优化费用支出。
不过,在削减业务的同时,合康新能也仍未停止加大研发和重点业务布局的投入,这些引进人才和购置设备,也是造成其利润骤减的重要原因之一。
天齐锂业
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66.2亿元—89.5亿元,同比下降62.9%—72.56%。但是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尤为复杂,天齐锂业 一一作了详解。
1、受锂化工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下降,锂化工产品毛利下降;
2、锂精矿售价较上年上涨导致公司控股子公司Windfield Holdings Pty Ltd净利润增加, 所得税费用增加,少数股东损益增加;
3、截至本业绩预告公告日,公司重要的联营公司Sociedad Química y Minera de Chile S.A.(以下简称“SQM”)尚未公告其2023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全面考虑所能获取 的可靠信息,沿用一贯方式,采用彭博社预测的SQM2023年第四季度每股收益等信息来计算同期公司对SQM的投资收益。根据前述预测,SQM 2023年度业绩预计将同比下降, 因此公司在2023年度确认的对该联营公司的投资收益较2022年度下降。
4、2022年度内,公司参股公司SES Holdings Pte.Ltd (以下简称“SES”)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因被动稀释所持SES股权导致失去对SES的重大影响,产生由长期股权 投资变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投资收益,2023年度内无此事项,导致投资收益同比减少约 12亿元。上述因被动稀释导致长期股权投资被动处置产生的投资收益为非经常性损益。
5、结合市场状况、公司经营预测等情况,经财务部门基于当前情况的初步测算,预计本期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
三晖电气
三晖电气预计2023年净利润492万元~738万元,同比下降42.99%~61.99%。
业绩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三晖电气表示,公司业务向储能等新能源领域拓展,目前新能源业务处于起步阶段,设备、研发等成本大幅增加,影响当期利润。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及房产税也较上年同期增加,从而导致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大幅下降。
科信技术
科信技术预计2023年净利润亏损2.1亿元~2.39亿元,对比上年同期净利润亏损1332.29万元,其亏损面正在进一步拉大。
对于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科信技术表示:受海外客户项目建设延缓影响,公司海外客户订单量减少,销售收入不及预期。而且,公司储能板块业务目前尚处于市场拓展阶段,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价格承压等影响,该业务尚处于亏损状态。
兴源环境
兴源环境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净利润亏损85,000万元–95,0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84,000万元–94,000万元。
经营业绩亏损,兴源环境给出了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公司近年来在支持装备制造业务稳步发展之外,逐步减少工程项目资源投入,增加储能设备投资及销售业务、碳资产开发及咨询服务、软件开发服务等业务的资源投入,报告期内装备制造业务利润有所增加,但工程业务营业收入及利润贡献较以前年度下降较多,同时储能设备投资及销售业务、碳资产开发及咨询服务尚未形成规模效益;
另一方面,为加快PPP工程项目及其他历史工程项目达成收款条件,减轻公司资金压力,报告期内公司集中精力开展完工验收及结算工作,使得报告期内工程类项目收支净额首次转正,但受部分工程项目结算定案金额不及预期或结算定案成本增加、化债过程中的价格折让等因素影响,出现工程项目结算亏损事项。
此外,兴源环境也指出,受前述因素影响,公司以前年度并购形成的商誉对应的经营主体经营业绩不及预期,经公司初步测算需计提商誉减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