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经开区印发《武汉经开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战略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区汽车整车产量突破1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60万辆;产值千亿级企业不少于1家、百亿级企业不少于10家、十亿级企业不少于100家。大力支持动力电池、电驱电控、氢燃料电池、高压安全系统等领域企业加快发展,积极推动车规级芯片、智能座舱、激光雷达等关键零部件企业提升市场占有率。
武汉经开区管委会关于印发《武汉经开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战略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各园区管理办公室,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和单位:
现将《武汉经开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战略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武汉经开区管委会
2023年9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武汉经开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战略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推进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建设,加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发展动能,提升我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特提出如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聚焦“中国车谷”中心目标,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为主线,以“双智”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集群国家队龙头引领作用,联动光谷、蔡甸区等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建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高效、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业生态集聚完备、示范应用持续推广的现代化汽车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万亿级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
(二)总体目标
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到2025年,全区汽车整车产量突破1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60万辆;产值千亿级企业不少于1家、百亿级企业不少于10家、十亿级企业不少于100家。
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着力提升本地整车品牌价值,培育壮大新能源与智能网联零部件企业,打造10款以上具有标识度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和关键零部件品牌。
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加快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自主技术攻关,三电系统、车规级芯片、基础软件等技术实现国内领先,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终端系统技术加速产业化,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设计、制造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系统装配率达到80%,基于蜂窝通信的车辆与车外设备无线通信(C-V2X)终端新车装备率达50%以上。
产业生态要素完备。培育优化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研发、设计、制造、测试、应用等全产业生态。培育出一批新一代数据、地图、通讯、出行、物流、电池、基础设施运营商。加快完善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推进建设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产品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能力。
创新应用勇立潮头。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和典型应用场景,形成常态化可持续的商业化运营场景,推动L4级智能网联汽车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
(三)载体升级
围绕军山新城、智能制造产业园、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实施四大产业载体提升战略,依托通用航空及卫星产业园发展特种车辆,依托综合保税区及港口物流园打造汽车零部件集散地,依托现代科技农业产业园拓展智能设备应用场景,增强园区差异化发展和协同配合,共同构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新格局。
“双智”引领区——以军山新城为核心,打造“双智”策源地,重点推动智能驾驶商业应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城融合。
转型示范区——以智能制造产业园为核心,推动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包含东风风神、东风eπ、东风纳米)、岚图科技、猛士科技等东风系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承接世界500强零部件企业向中部转移发展机遇,提升本土零整比。
智造先行区——以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为核心,以路特斯、小鹏、中创新航等项目为聚光点,吸引一批头部新势力车企和配套零部件企业落户。
“数智”集聚区——以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为核心,依托东软睿驰、亿咖通、中国电子等企业,推动智能汽车软件和数字经济集聚发展,重点发展电动总成、智能座舱和汽车芯片。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汽车产业的首位度
支持整车企业做优做强。武汉经开区作为汽车产业集聚度最高区域之一,要进一步突出汽车产业作为第一大产业的核心地位,转变汽车是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的认识,花大力气补齐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这个短板,全力推动我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释放新能源汽车产能,寻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要支持东风公司实施新能源“跃迁行动”,加快转型升级,支持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冲刺更高产销量,支持岚图打造高端新能源乘用车自主品牌,支持神龙加快电动化转型,推动东风云峰、路特斯、小鹏产能爬坡和技术改造,加快猛士科技投产达产,促进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加快建成。加快提升岚图、东风风神、猛士科技等品牌影响力,提升新能源车型市场占有率。积极吸引头部汽车企业、造车新势力企业项目落户。(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招商局、智能制造产业园、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军山新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
加快产品提档升级。智能网联汽车是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交汇地带,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的重要举措。要支持整车企业加快布局自动驾驶,扩大L2级辅助驾驶水平汽车生产能力,推动L3级、L4级部分自动驾驶水平汽车规模化量产。聚焦复杂系统体系架构、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控制等智能网联汽车前瞻技术,支持企业研发制造性能可靠、经济安全的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品。要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大力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支持企业开发续航里程长、充电时间短、安全性能高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产品,产品质量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科创局、智能制造产业园、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军山新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
(二)联动“城市圈”共同发展汽车产业
塑造区域协同新格局。要放眼全武汉,统筹考虑车谷、光谷、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汽车产业协同一体发展,带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中国车谷”核心引领作用,带动“武襄十随”国家级汽车集群加快发展,共同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招商局、区经信局、区科创局、各园区)
构建双谷联动新生态。深化车谷与光谷双向联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重点推动5G通信、人工智能、高精地图、车规级芯片、北斗导航等领域优势企业与整车企业构建联合技术开发、产品协作配套的良性创新生态。(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科创局、区经信局、智能制造产业园、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军山新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
(三)实施零整比提升计划
引导现有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加大“龙头+中小企业”产业生态建设,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完善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体系,提升本地供应链韧性。重点推动天窗构件、车灯、座椅、内饰、传感器、底盘等领域汽车零部件企业,围绕东风云峰、岚图、路特斯、小鹏汽车、猛士科技、东本四厂等项目,转型生产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配套产品。鼓励引导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打造未来工厂建设四级梯队,支持企业申报标杆智能工厂和领航企业。扩大政策宣讲力度、简化企业申报流程、持续优化包保服务。争取省市支持,组织各地汽车产业链企业加入汽车供应链数字平台,切实增强汽车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共同做大做强做优区域汽车产业供应链体系,力争2025年汽车零整比达到0.8:1以上。(责任单位:区经信局、智能制造产业园、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军山新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
(四)把零部件摆在与整车同样重要位置
培育壮大核心零部件相关企业。做好核心零部件企业的对内培育,加快采埃孚、安波福、爱机、智新科技等项目建设进程,实现核心部件本土配套。大力支持动力电池、电驱电控、氢燃料电池、高压安全系统等领域企业加快发展,积极推动车规级芯片、智能座舱、激光雷达等关键零部件企业提升市场占有率。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称号,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群。(责任单位:区经信局、智能制造产业园、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军山新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
开展产业链关键环节招引培育。做好核心零部件企业的对外招引,围绕软件、芯片、雷达、显示、北斗、域控、传感器、高精地图等八大领域,积极引进培育电池材料、驱动电机系统及部件、汽车电子系统、燃料电池堆及辅助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车规级芯片、车载感知部件、自动驾驶算法等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加快补齐产业链薄弱环节。制定经开区汽车产业链招商图谱,瞄准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进行产业衔接,开展海外招商引资,争取将龙头零部件企业落户经开区。力争到2025年引进100亿元以上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重大汽车类项目5个、亿元以上产业链关键配套项目20个,签约项目投资额1000亿元以上,努力实现百亿汽车零部件企业零的突破。(责任单位:区招商局、各园区)
(五)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整车企业加快智能电动架构、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IGBT电控、扁线电机、多合一电驱总成等技术研发。支持东风集团、中创新航等企业开展超级快充、固态电池等前瞻技术研发。推动东风集团前瞻技术研究院、绿动氢能、理工氢电等企业重点攻克氢燃料电堆、膜电极、质子交换膜、碳纸等关键材料的“卡脖子”技术。推动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联合开发车规级芯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SiC功率元器件、车联网技术设备等关键产品。支持企业开展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深度学习算法、大数据处理等技术研究,推动人工智能、元宇宙、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在智能座舱中融合应用。(责任单位:区科创局、智能制造产业园、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军山新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
部署高水平创新平台。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要加快建设省级高新区,进一步申报国家级高新区,推动创新型企业集聚发展。军山新城要加快打造军山科创园,建好华科大经开未来技术研究院、中科武汉先进院和国智中心经开中心。支持“东方风起”计划和科技“跃迁行动”,推进东风公司牵头成立的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加快成果转化,推动东风公司技术中心牵头组建“车谷实验室”“先进材料与工艺工程研究院”和“软件工程研究院”,聚焦芯片、软件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开展研发,打造国家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培育铺天盖地的创新主体,实现产业、园区、创新融合发展。集聚创新资源,加快建设产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力争到2025年,新增创新平台120个,建立企业研发中心100个。(责任单位:区科创局、区发改局、智能制造产业园、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军山新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
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建设面向全国的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全国检验检测技术和服务能力高地、产品研发服务高地。推动建成全市氢气瓶检测中心,填补氢能检测空白,逐步完善氢能产业标准体系。(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军山新城)
(六)支持双智基地建设
加快城市智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和示范应用扩区、提量、增时,探索将开放道路范围逐步从武汉经开区扩展到中心城区,尽快实现大汉阳片区全域打通,并推动将汉阳、汉口、武昌等片区连成一片。对经开区核心区域进行道路智能化建设与改造,实现路口感知设备共建、数据共享、算力共用。到2025年,部署车联网路侧设备不少于300套,改造红绿灯等交通设施不少于20个,部署车联网路侧感知设备、计算单元不少于1000套。(责任单位:军山新城、区住建局、区经信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城管执法局<交通运输局>)
丰富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重点开展面向公路货物运输、城市出行、末端配送、智慧停车、园区内运输、城市智慧管理、智慧农业等应用场景,形成智能网联汽车与道路、城市深度融合的“车谷方案”,找到可行性应用场景的运行流程、管理机制和商业模式。支持东风悦享、萝卜运力等企业扩大自动驾驶业务规模,丰富自动驾驶应用场景,助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申报。力争到2025年,全区累计开展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试点的自动驾驶汽车达到500辆,发放相关牌照超过1000张。(责任单位:军山新城、区交通大队、区城管执法局<交通运输局>、区经信局、其他各园区)
推动车城网平台升级。建设完善基于现有车城网平台的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监管平台,将全市车、路、智能基础设施等数据统一接入,配合日常监管、交通违法、事故溯源等工作。基于智慧交管、测试示范、智能交通、智慧停车、城市综合能源管理、智慧公交、城市出行等不同应用场景的使用需求,扩大平台接入范围和数据类型,推动车城网平台成为全市统一平台,挖掘多元的城市智慧化应用。支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与交管、保险、养护维修等实现数据跨部门交互,高效协同,实现数据价值挖掘和创新。(责任单位:军山新城、大数据中心、区城管执法局<交通运输局>、交通大队)
健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在路侧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接入等方面加快形成一批统一标准并推动应用。支持企业参与智能网联汽车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以及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形成一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七)加快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建设
高标准建设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软件定义汽车”作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共识,正在重塑汽车产业的生态价值。高水平规划建设1平方公里的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依托中国电子云总部、东软南方总部、科大讯飞华中总部等头部企业,打造“软件引领、芯片支撑、生态共享”的专业型、科技创新型主题园区,吸引一批领军型、高成长型软件企业和车规级芯片、核心硬件创新研发企业,为实现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全力抢占下一代汽车制高点。(责任单位: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经信局)
(八)实施品牌塑造计划
擦亮“车谷造”汽车品牌。组织开展全国“一带一路”沿线“车谷造”汽车巡展、全国“车谷造”汽车促销活动、产品推介会等系列活动,用好多方媒体资源,支持新能源汽车品牌营销,支持路特斯、岚图等区内整车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提升“车谷造”品牌形象和市场知名度,塑造新能源汽车明星车型和品牌。针对东风公司海外车型适应性开发及品牌广宣等制定专项政策,协调省级投资平台对岚图汽车融资进行支持。支持整车厂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矩阵,推出5款以上年销量在10万辆以上的爆款车型。支持岚图、猛士、东风eπ作为东风转型的标杆自主品牌,实现“技术、人才、产品、口碑”突破。(责任单位:区招商局、区金融局、区经信局)
(九)支持东风公司拓展市场
助力东风公司提升市场竞争力。支持岚图科技引入社会化资本,建立更加市场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股权架构和长效激励机制。支持东风公司扩大销售提升市场占有率,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将东风汽车商城建设纳入政企深入合作、鼓励新能源汽车下乡、乡村振兴和发展县域经济等工作范畴,提供建设和运行补贴等,力争到2024年在全省建成20个以上东风汽车商城。支持东风系优势零部件企业拓展非东风系市场,加快零部件“走向全国”步伐。(责任单位:区招商局、区财政局、区经信局、智能制造产业园)
(十)营造良好的城市推广环境
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替代进程,尽快实现出租车、网约车、驾考驾培车全面电动化。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渣土、搅拌、物流等领域新能源化汽车的应用推广,提升公交、环卫、物流等领域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使用率。大力推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增或更新公务用车时优先采购取得节能产品、环境标准产品认证证书的新能源汽车。谋划设立新能源汽车区域交付中心,打造汽车后市场新业态。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集约化、规模化推广。支持换电、融资租赁、“车电分离”等商业模式创新。(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财政局、区发改局、区招商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大队、区城管执法局<交通运输局>、区住建局、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完善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加快布局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增加高质量充电网络建设,提升充电效率,支持本地企业开展有序充电、V2G(电动汽车给电网送电技术)等示范运营,支持建设城市智慧综合能源体系,推进实现城市能源系统的安全、韧性、高效、低碳和智能。实现经开区核心区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半径小于1公里。力争到2025年,全区建成充电桩1.6万根,换电站15座,加氢站3座。(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城管执法局)
优化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协调市级部门研究提出解决方案,落实新能源汽车停车位专车专用,借鉴南昌、长沙等地新能源汽车停车收费优惠等政策,优化制定武汉市新能源汽车停车费优惠等推广支持政策。(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经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组织机制保障
成立由区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统筹推进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经信局,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区发改、招商、科创、财政、规划、城管、交通大队、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和各园区加强合作,形成联动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协同推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质升级。(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发改局、区招商局、区科创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区城管执法局、区交通大队、区市场监管局、各园区)
(二)加强法规政策支撑
加快推动《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工作,为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开展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管、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事故责任判定等提供法律保障。加快修订《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若干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探索商业化应用,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军山新城、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区科创局)
(三)加强舆论宣传引导
建立舆论宣传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广电、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作用,依托汽车产业基础及生态优势,成为《汽车商业评论》组织的“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铃轩奖”“轩辕奖”等汽车界重要盛典的永久举办地,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积极组织举办一系列汽车行业峰会、论坛、展览会等活动,定期举办各产业链技术对接、专题报告、成果路演等各类业务交流活动,形成齐心协力推动产业链发展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区招商局、区科创局、工委宣传部、各园区)
(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统筹汽车领域产业发展资金(基金),重点支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开发、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创新突破和产业化,由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奖励措施,对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车型项目、本地配套率连续提升的整车与核心零部件企业、以商招商带动配套企业落户的整车企业、获得国家任务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新建行业领先的整车与核心零部件研发中心项目、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检测试验平台等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经信局、区招商局、区科创局、区金融工作局、经开产投集团)
(五)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武汉英才计划”和“武汉英才计划·车谷英才专项”等人才政策,引育一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高精尖人才。完善人才政策,针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多方面支持。围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域强化校地企合作,协同培养汽车与信息通信、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责任单位:工委组织部<区人资局>)
(六)健全质量安全体系
加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和网络安全管理,不断提升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升级、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管理水平。支持东风公司开展“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强化企业对产品安全的主体责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强对整车及动力电池、电控等关键系统的质量安全管理、安全状态监测和维修保养。(责任单位:军山新城、区经信局、大数据中心、区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