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圆满召开

发布时间:2023-10-08 15:26:25 阅读:501

作为储能界的“新秀”,钠离子电池凭借其国内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低成本、长寿命、宽温区和高安全性能等优势迅速脱颖而出。我国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提速,但是行业发展还处于前期的成长培育阶段,相关的标准化工作也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加大统筹谋划的力度。

7月14日,第二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在江苏无锡盛大召开,本届论坛线下参与人数接近1000人,线上开幕式直播观看人次接近30万。本届论坛针对钠离子电池标准、技术研发和产业现状进行了研讨,并在会上发布了《2023年钠离子电池产业研究报告》及全国首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名单。

本届论坛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无锡市锡山区政府主办,无锡市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无锡市锡东新城商务区管委会承办,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储能)协办,并得到了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瑞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汉行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高鑫检测设备有限公司、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储能专委会的大力支持。

无锡市锡山区 区长 顾文浩

论坛开幕式由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区长顾文浩主持,出席论坛开幕式的各级领导有: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金磊处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刘大山处长,中国民航危险品运输管理中心台枫主任,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张金国,无锡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蒋敏、锡山区委书记方力;出席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教授杨全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勇胜等。出席的主办方领导有: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刘贤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先生等。

出席论坛的还有: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总经理尹小强,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树军,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卜彦峰等钠离子电池及上下游企业的领导和专家;以及深圳市、长沙市、扬州市、南通市、阳泉市、株洲市、威海市、衢州市、阜阳市、遂宁市、滨州市、徐州市、海宁市、义乌市、宜兴市、长沙望城区等地方相关委办局的领导;以及锡山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无锡市、区两级有关部门和板块负责同志,锡山区钠离子电池上下游相关企业代表;此外,还有新华社、中新社、环球网、中国电子报等数十家主流新闻媒体。

领导致辞 高瞻远瞩

产业要发展,标准需先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处长 金磊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处长金磊在致辞中强调,以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为代表的新型电池是支撑新能源在电力、交通、通信和军事等领域广泛应用的重要基础。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新型电池产业发展,从加强行业管理、统筹产业规划、支持技术创新、加快标准建设等角度出发,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新型电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金磊认为,当前,我国钠离子电池处于产业化的导入期,虽然已初步满足了产业化条件,但仍存在基础研究尚不完备、核心材料亟待突破、组装工艺仍需完善等问题,体积能量密度等性能指标也尚有不足,整体产业化步伐还有待持续推进。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将会同有关部门,针对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重点在加强产业顶层设计、优化产品创新生态、加强标准化引领等方面开展工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处长 刘大山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处长刘大山肯定了我国钠离子电池在产业化方面取得的进展,同时也指出,行业发展还处于前期的成长培育阶段,相关的标准化工作也在起步阶段。为深入推进我国钠离子产业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后续我们将积极推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二是持续系统把握产业发展需求,鼓励开展钠离子锂电池领域的基础及相关产品标准的制定。三是推动先进标准走向国际,助力产业领跑全球。将继续大力支持钠离子电池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增加有效标准供给,助力我国钠离子电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民航危险品运输管理中心 主任 台枫

中国民航危险品运输管理中心主任台枫从航空运输安全角度出发,为我们介绍了钠离子电池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台枫指出,2023年有机电解质的钠离子电池相关规定正式纳入到联合国规章标准中。根据国际组织之间的议事规则,国际民航组织在2022年底正式讨论钠离子电池空运规则要求,预计将在国际民航组织技术细则2025-2026版本中正式纳入钠离子电池的相关要求,这也意味着,在2025年1月1日国际空运规则中将正式出现钠离子电池的运输要求。台枫表示,在我国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的领先优势下,钠离子电池安全运输的标准研究和先行具有很好的条件,同时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进一步的开展。我们将努力与产业界、学术界等各相关单位合作,共同研究科学性、实用性、适用性高的钠离子电池运输规则,保障钠离子电池在运输领域的安全应用。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副院长 刘贤刚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刘贤刚代表主办方致辞时表示,近年来,在锂资源短缺、价格大幅度上涨以及储能需求旺盛的背景下,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明显提速。全球都在争相研究新型电池,目前已经有超过二十几家企业宣布研发成功钠离子电池,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国企业。产业要发展,标准需先行。为进一步加强钠离子电池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今年3月,参考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电子标准院组织成立“钠离子电池标准体系研究组”,依托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支撑工信部开展钠离子电池标准体系的预研和编制工作。下一步,电子标准院将在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的指导下,加快推进钠离子电池标准体系建设,以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规范性、引领性作用,为助力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促进钠离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标准化最大价值。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常务副理事长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俞振华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俞振华也表示,钠离子电池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产业化进程加速,众多企业纷纷布局钠电产业。钠离子电池可以说我国已取得一定的领先地位。但目前钠离子电池由于处在产业化初期阶段,生产规模尚未铺开,其综合成本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持续深入地进行钠离子电池地研究与产业化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在钠离子电池示范性应用方面,俞振华指出,2022 年10月,三峡能源安徽阜阳市300MW/600MWh储能项目,其中包括 30MW/60MWh 钠离子电池储能单元,是当前国内最大规模的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相较此前投运的中科海钠1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示范项目而言规模大幅提升。此外广西、深圳、山西、河南等地的能源领域规划性文件中均提及要开展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示范。未来钠电在用户侧储能、数据中心和基站储能等中小型储能领域有望率先渗透。

无锡市锡山区 区委书记 方力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区委书记方力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钠电产业加速发展,成为新能源领域的“新宠”。锡山积极抢抓这一机遇,深入实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速行动,依托自身“两轮电动车产量达全国三分之一”的市场优势,成立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专班,积极探索“钠电+电动车”应用示范,总投资26.2亿元的钠离子电池研发总部及制造基地项目上个月顺利落户。钠电池成本低、安全性好的优势与锡山产业优势完美契合,必将助力锡山布局未来产业、抢抓行业风口。锡山将坚持“项目为王、企业至上”,营造有利于钠电产业做大做强的“热带雨林式”生态圈,打造具有“标志性”的钠电产业集群。

院士分享 高屋建瓴

钠电再创佳绩,标准续写辉煌

中国工程院 院士陈立泉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在分享发言中表示,这次论坛让他首先想到的是今年是1983年“中国固体离子学会无锡会议”40周年。今天在无锡举办的“第二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和标准发展论坛”也与固体离子学紧密相关。40年前的“无锡会议”对中国今天“双碳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今天的“无锡会议”又是一个十分重要、值得记住的事件。几十年来,一代代科研和标准化人前赴后继、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绩有目共睹。40年来,我国锂离子电池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近年来,钠离子电池已成为世界一种新兴能源,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这两种电池,相关标准至关重要,也涉及到民生安全和行业的发展。电子标准院的电池研究团队通过专业的工作能力,扎实的工作态度,在锂离子电池标准的制定和检测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相信在钠离子电池标准的制定和检测方面,会更快取得更好的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 教授

李景虹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在分享中强调了标准的重要性。他提到标准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双碳”需求大背景下,各种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从传统的液态锂离子电池到新型的固态电池,再到钠锂离子电池,中国已经从“跟跑”发展到了“领跑”。在这个过程中,钠离子电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示范。钠离子电池作为刚开始发展的产业,及时建立标准体系、及时制定相关标准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要借鉴以前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标准化工作的经验,吸取教训弥补不足,实现标准化与产业化真正结合,达到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科研院所、高校在钠离子电池产业不断发展过程中,要从基础科学研究入手,从基础标准化工作开始,比如从术语、词汇、符号、命名等这些看似不重要其实非常重要的基础标准做起,在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的同时建立起完善的标准体系。

技术研究,

钠离子电池充满机遇与挑战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 刘为

主题论坛环节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刘为主持。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中心副主任何鹏林、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勇胜、天津大学教授杨全红从产业技术研究角度对钠离子电池进行了全盘分析与展望;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总经理尹小强,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树军,华阳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卜彦峰从各自的产业化进展出发,对钠离子电池产业现状以及未来规划进行了分享。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中心

副主任 何鹏林

论坛发布了《2023年钠离子电池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中心副主任何鹏林对《报告》进行了解读。《报告》从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背景与优势、国内外产业政策、国内钠电及供应链企业、国内钠电产品现状、钠电标准化进展以及应用前景展望等七个方面展开。《报告》认为钠离子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和补充,可以形成互补关系,在某些领域可以替代,在某些领域是补充。《报告》还介绍了我国钠离子电池标准化的最新工作进展和工作计划。同时,《报告》也分析了国内几十款钠离子电池的测试情况,尤其是钠离子电池在安全、低温以及高功率使用方面的优势,指出在保证安全性不降低的前提下提高能量密度是当务之急。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胡勇胜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勇胜对钠离子电池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我国发展钠离子电池有望破解锂资源“卡脖子”问题,确保碳酸锂供应链安全、稳定碳酸锂价格,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从正极材料来看,钠离子电池可分为磷酸盐、普鲁士蓝、氧化物三大类,其中磷酸盐材料很早就开始有基础研究,相对来讲成本有点高;普鲁士蓝材料便宜,但是其密度较低,只有氧化物密度的一半,对体积敏感的应用领域来说挑战较大;氧化物材料研究最多,但也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空气中的稳定性,这对规模制造是很大的挑战,另一个挑战就是需要进一步提升比容量;负极材料方面,也存在着两个挑战,第一个是对储钠机理认识不够清楚;第二个是降低成本;针对钠离子电池存在的各种挑战,胡勇胜分别介绍了目前的研究进展。胡勇胜认为钠离子电池材料体系选择好了能够实现低的成本和高的安全。最后他建议将钠离子电池纳入消费税免征范围,进一步降低钠离子电池销售成本,推动行业规模性降本及全产业链发展;建议免征钠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的购置税,将锂离子电动汽车与钠离子电动汽车技术标准进行分类制定,针对钠离子电动汽车出台专用技术标准。

天津大学教授 杨全红

天津大学教授杨全红在《从锂到钠:筛分型碳负极的前世今生》报告中指出,钠电池发展是时代命题,也是产业命题。杨全红认为钠电池产品破题关键在负极材料上。锂电池在30年前就已经成功实现产品化,而钠电池和它同样原理,大概只晚了10年左右,但是在2021年才开始讨论,2023年是不是钠电池产业化元年的问题,实际上中间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锂电池在90年代找到非常好的负极材料石墨材料,究竟什么样的负极适合钠离子电池?杨全红指出,储锂和储钠的碳是完全不同的,碳储钠机制是什么?碳储钠天花板是什么?从锂到钠,我们回到锂电池,为什么是石墨?为什么在三十多年前锂选择了石墨?石墨选择了锂?石墨可以筛分溶剂分子,锂嵌入进去以后可以和石墨形成稳定的层间化合物,这两点决定了石墨储锂有一个长且可逆的低电位平台。

成本是关键,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展


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 总经理 尹小强

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总经理尹小强在《储能风起,钠电将至》报告中指出,钠离子电池产业非常火爆,问题是如何降低成本,并且大规模应用,是目前业界最重视的问题。在钠电正极材料开发规划方面,比亚迪目前层状氧化物材料的能量密度达到140Wh/kg,循环次数达到3600次;到2023年底聚阴离子材料的能量密度达到110Wh/kg,循环次数达到6000次;2024年预计层状氧化物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循环次数达到4500次,聚阴离子的能量密度达到130Wh/kg,循环次数达到8000次;2025年预计层状氧化物能量密度达到180Wh/kg,循环次数达到6000次,聚阴离子的能量密度达到150Wh/kg,循环次数达到10000次。尹小强认为,2024年对于钠离子电池会迎来一个非常好的拐点,钠电成本会低于锂电成本,尤其在储能应用上,2025年希望有更大幅度的成本下降。


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李树军

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树军对钠离子电池产业化之路进行了回顾与展望。李树军强调,钠电的未来不需怀疑,因为资源是底层逻辑,最终都是成本在说话,其他技术性能的障碍都可以通过技术开发去实现,优势总会被趋势打败。从中科海钠自身定位来看,目前属于产业化实施阶段(2023-2025),这个阶段首先工作是测试市场,不是什么市场都要做,也不是什么市场都能做,要有一个切入点;第二完善技术,这个阶段不可能所有问题都解决,也不可能把所有技术都做完美,主要还要发挥钠电的特点和优势。在这个基础上要定型适合的产品。李树军预测,钠离子电池产业在2026-2030年进入成熟阶段,期待在2030年形成TWh规模产业。李树军认为钠电企业想要走的远需具备三个标准:一是有资源保障,首先就是资金实力,技术研发阶段没有连续投入走不下去;二是要有工程化能力,钠离子电池还是制造业,工程化能力极为重要;三是需要有技术闭环,单打独斗肯定不行,要么自己有,要么上下游真正能够密切合作。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卜彦峰

华阳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卜彦峰在《国企转型发展之路——打造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报告中对华阳集团的钠电产业和发展规划进行了精彩介绍。作为一家传统煤炭企业,华阳承担着“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历史使命,聚焦新材料产业,致力打造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新材料产业集群。华阳集团坚定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以“双碳”战略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立足煤、做强煤,延伸煤、超越煤,推动传统煤炭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步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2019年初,华阳开始布局钠离子电池相关产业,率先进入钠离子电池量产赛道,努力蹚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重磅发布

“江苏无锡(锡山)钠电产业园”揭牌

无锡市锡山区作为中国储能产业的重要基地,具备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创新环境,会上还进行了“江苏无锡(锡山)钠电产业园”的揭牌仪式,江苏省工信厅张金国巡视员和无锡市市政府蒋敏常务副市长台共同为产业园揭牌。下一步,锡山区将以“江苏无锡(锡山)钠电产业园”为新的起点,坚持“产业集群+特色专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锡山在两轮电动车领域优势,深化探索“钠电+两轮车”应用示范;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实物量”为标准,全力以赴加快钠电产业园建设;切实加强与高校院所、专业机构的合作,携手抢占钠电产业发展“制高点”,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全国首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名单

同时,为进一步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和标准体系建设,更好地了解行业现状,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组织开展了全国首批钠离子电池产品测评活动。本次测评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实验室依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团体标准T/CNESA 1006—2021《钠离子蓄电池通用规范》部分安全和性能项目开展的检测。

本届论坛公布了全国首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名单:

1、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湖南德赛电池有限公司

3、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

4、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5、上海汉行科技有限公司

6、山西华钠芯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7、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8、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

9、弗迪电池有限公司

10、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2、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13、江苏传艺钠电科技有限公司

14、江西嘉盛新能源有限公司

15、深圳盘古钠祥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16、常德昆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7、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钠离子电池十大创新企业

2023年钠离子电池十大创新城市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助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本届论坛还通过《2023年钠离子电池产业研究报告》发布了“2023年钠离子电池十大创新企业”和“2023年钠离子电池十大创新城市”。

2023年钠离子电池十大创新企业:

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弗迪电池有限公司

湖南德赛电池有限公司

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

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

山西华钠芯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汉行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鹏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钠离子电池十大创新城市:

无锡市、阳泉市、深圳市、扬州市、长沙市、南通市、株洲市、威海市、阜阳市、衢州市。



配套活动 精彩纷呈

聚焦标准与产业化建设

分论坛

开幕式后,分别举办了“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分论坛”和“钠离子电池应用分论坛”,来自钠离子电池产品、下游用户以及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电池管理系统的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19位专家做了主题研究报告,分享了钠离子电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钠离子电池标准讨论会

本次论坛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召开了钠离子电池标准讨论会,来自钠离子电池领域的150余家企事业单位近200位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讨论会具体对2项钠离子电池电子行业标准(《钠离子电池术语和词汇》《钠离子电池符号和命名》)、2项钠离子电池产品国家标准预研项目和钠离子电池标准体系预研项目进行了讨论。

本届论坛是围绕钠离子电池标准需求以及产业化应用现状开展的一次重要会议,论坛的召开将促进行业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钠离子电池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步伐。通过开展钠离子电池标准讨论与制定、技术研发和产业现状研讨,论坛将为钠离子电池产业的未来发展指引航向,推动我国能源领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关资讯
更多